"); //-->
纵观历史,前两次半导体产业的转移,都产生了“巨无霸”级国际巨头。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转移到日本,造就了富士通、日立、东芝、NEC 等世界顶级的半导体企业;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韩国、中国台湾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主力军,三星、台积电等企业诞生。
现如今,中国已成为半导体产业第三次转移的核心地区,中国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几乎所有的大型半导体公司都意识在这点,加紧在中国布局,加大投资力度。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加上劳动力低廉,资源丰富,吸引了世界优秀的半导体企业聚集,投资浪潮席卷而来。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市场,产能依然不足,大型半导体公司都在中国有布局,抢占着市场份额,未来国际半导体企业还会大幅增加在中国的投资,中国半导体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与中西部四大主要产业聚落。
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浪潮已经开启,中国已具备面对和完成这项挑战和机会的实力:
政策支持及产业升级是催生新优势国家的必要条件
从美国、日本、台湾、韩国的半导体企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政府在半导体的发展上尤为重要,在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的支持能够起到关键作用。
集成电路的资金投入在行业发展初期,仅靠企业很难承担。发展集成电路是国家战略方向,鼓励政策不断推出。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简称“大基金”),将半导体产业新技术研发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截至2017年6月,大基金已撬动5000亿地方基金,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在内的十几个省市已成立专门扶植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地方政府性基金。发展半导体产业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政府给予了税收、资金、金融等全方位支持。
需求:提高自给率迫在眉睫
中国半导体的市场需求接近全球的1/3,增长也是全球最快的地区,5G、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下游产业的进一步兴起,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还将快速增长。
半导体产业关乎国家信息安全,但是国内发展较晚,技术水平较低,我国目前半导体产业主要依赖进口。从半导体产业市场份额最高的集成电路来看,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自给率仅36%。严重依赖进口,提高自给率迫在眉睫。
产业基础:中国已形成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
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了 IC 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三业并举及支撑配套业共同发展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格局。在各个环节,都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的企业,其中主要包括华为海思、紫光展锐、中兴微、兆易创新等芯片设计公司,以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上海先进为代表的芯片制造商,以及以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为龙头的芯片封测企业。
但是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依然不均衡,制造业比重过低,产业结构仍需调整。
存在的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在半导体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前期,政策的支持对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从税收、金融等方面给半导体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但若政策方针出现变化,将对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有前景产生重要影响。
技术替代风险:半导体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升级周期短。目前我国半导体产业技术落后国外先进水平一大截,如果企业自身技术发展水平过慢,将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